梅州:观察︱迎高铁时代 “世界客都”梅州绿色崛起正当时
观察︱迎高铁时代 “世界客都”梅州绿色崛起正当时
梅汕铁路近日正式开通。这也意味着,今后人们可以乘着高铁,更便捷地来到“世界客都”梅州,感受这里的绿水青山和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成果。
梅汕铁路正线全长122.4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梅州市内设梅州西、畲江北、建桥、丰顺东4个车站。该条高速铁路的通车运营,使得梅州结束不通高铁的历史,从此融入了全国高铁网络。高铁时代的到来,为梅州的绿色崛起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发展信心也势必更强、更坚定。

梅汕高铁正式通车。陈文 摄
梅州位于广东省东北部,粤闽赣三省交界处,是全国五个之一、广东唯一全域被确认为原中央苏区范围的地级市,是叶剑英元帅故里,具有“世界客都”的美誉。在广东省“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中,梅州被划入“一区”,定位为生态发展区,是粤北重要生态屏障。
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广东省委、省政府要求梅州以保护和修复环境、提供生态产品为首要任务,在高水平保护中实现高质量发展。针对新定位新任务新要求,梅州提出要建设“三宜”(宜居、宜业、宜游)城市,打造“世界客都 长寿之都”。
近年来,梅州市立足北部生态发展区定位,坚持把生态保护摆在优先位置,坚定不移走好绿色发展之路,通过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加强生态环境修复,巩固生态优势,加快培育绿色健康产业发展,全力打好碧水、蓝天、净土三大保卫战,在高水平保护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2019年是梅州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冲刺之年,梅州市委、市政府明确要率先在粤东西北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更首次提出建设全国生态高地,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提供坚实的生态保障,推动北部生态发展区的供给与大湾区市场的需求无缝驳接,打造大湾区“最美后花园”“最佳康养地”“最优体验场”。

梅州的亲水公园。梅州市林业局 供图
——加入全国高铁“朋友圈”,将助推梅州更好实现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后花园”的目标。按照今年6月出台的《梅州市城市花景建设总体概念规划》和《梅州市城市花景建设重点项目详细规划》规定,梅州将围绕“花样梅州缤纷客都”的形象定位,致力于打造“城乡一体全域花园城市”。按照规划,梅州将发挥山环水绕的自然环境优势,依托山、水、园,率先打造“两山一河四园”七处具有区域性影响力的花景;结合梅州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最美后花园的目标,全面提升城乡品质,打造区域性著名花城。
梅汕高铁通车,将让香港、澳门、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等大湾区市民更便捷地抵达梅州,欣赏世界客都的人文山水、感受国际慢城的休闲时光,为梅州休闲旅游、森林康养等产业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力。
——梅汕高铁的开通,无疑为梅州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抢占绿色发展新机遇打通了“任督二脉”。跟着高铁列车,梅州的林下经济产品将更快更便捷地运达大湾区乃至全国各地人民的手中。今年5月,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梅州配送分中心建设启动,梅州柚、嘉应茶、客都米、平远橙等12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陆续推进。未来,通过梅汕高铁,梅州可以不断为深圳、广州、香港等大湾区城市提供优质农产品,与湾区民众共享生态发展区的绿色成果。
由此可见,在高铁时代背景下,梅州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更具积极意义,将推动当地积极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进一步提升广大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记者从广东省林业局了解到,目前,珠三角地区已初步形成了全国第一个国家级森林城市群的雏形,广东将在“城市群-城市-城镇”多空间尺度,统筹生态一体化建设,实现自然生态系统的共建共享和互联互通,力争到2020年全省地级以上市全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而作为粤东北的生态屏障和重要水源涵养地,梅州已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做足了努力。
从过去数年的发展历程来看,作为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城市,梅州发挥优势、补齐短板、对标先进,将创森与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统筹发展,已经走出了一条特色创森路。“森林进城、森林围城的生态格局初步建成,我们有信心建成粤东西北地区第一个国家森林城市。”对此,梅州市市长张爱军信心十足。